绝缘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绝缘板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儿童玩网络社交 家长“堵or疏”?

发布时间:2021-11-09 14:59:41 阅读: 来源:绝缘板厂家

周一焦点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目前,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网络社交”兴起。然而,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加入了“刷屏”的大军。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儿童玩QQ、微信、微博,且低龄化趋势明显。据悉,与智能设备一起长大的00后们,对社交软件的操作有时比父母更加熟练。而看着跟自己一起刷微博、刷朋友圈的孩子,家长们不免喜忧参半:到底应该禁止还是顺其自然?

调查:逾80%幼儿园小朋友接触数字媒介

近日,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互联网+时代的儿童在线风险和机遇——中国青少年宫儿童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状况报告(2014~2015)》。报告通过对全国18个主要城市的3万多名00后儿童和家长实证调查,反映了当下深受互联网影响的儿童“数字化成长”。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时期,“00后”儿童就具有较高的媒介接触率,三大媒介(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的接触率已超过80%,分别达到91.8%、83.4%和80.6%,其中44.1%的幼儿园孩子开始玩网游。而在小学时期,儿童初步发展到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的“用户”阶段。近半数小学中年级学生拥有自己的QQ,近半数儿童拥有社交媒体账号,并且开始玩大型游戏、社交类游戏,35.8%的儿童在网上发表内容,23.1%的儿童拥有网友,更有8.3%的儿童有陌生网友。而到了中学时期,新媒介接触和使用技能进一步提升。初中生拥有QQ的比率达91.8%,90.0%的少年加入了QQ群,其中46.4%的少年加入了6个以上的QQ群,81.8%的少年拥有了自己的社交媒体,28.6%的少年拥有了自己的“粉丝”。调查还发现,00后儿童在对媒介的喜好方面,课外书和电视的比重不断下降,分别从小学低年级的47.8%下降至初中的38.4%,及54.8%至49.0%。而对于电脑和手机的喜好则不断上升,电脑由19.1%上升至45.4%,手机由26.8%上升至57.4%,到初中时,手机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媒介。

报告显示,父母与孩子的“口味”几近一致。在孩子眼中,爸妈最爱的媒介是手机,高达72.9%,其次是电脑67.5%。同时他们觉得家长不怎么喜欢看书。

学生:无聊打发时间 寻找认同感

今年3岁的文文能很迅速地在ipad上找到“水果忍者”的游戏,熟练地动手玩切起水果,她的表姐、表弟围成旁边,不时喊着:“小心地雷”,甚至动手帮忙一起划。

“我们几个玩得好的同学用微信建立了个小群,平时在里面找点有意思的话题聊聊天,要不然每天多无聊。”小学5年级的小清说,比如,有同学看到奇闻奇事或者看到哪段笑话好玩了,就发在群里大家进行讨论。

“今天数学作业最后一题怎么做?有没有谁会啊?”初二年级的王紫在微信群里向同学求助,王紫说经常有同学在群里寻求“解题高手”。“我有时候考试考的还不错,就发朋友圈晒晒,不过经常遭到一堆"鄙视",反正好玩呗。”

今年读高二的晓鹏告诉记者ISO标准锲型方垫圈,他从小喜欢玩各种游戏,“《穿越火线》、《魔兽世界》……反正哪个游戏火我就玩哪个,”晓鹏说,他平时没事喜欢用手机上网,在贴吧里逛逛,有时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通过在贴吧找到解决方法,于是游戏之余在贴吧刷贴、发贴和吧友互动就成为了常态。“在贴吧,可以和吧友们聚集在一块分享游戏攻略,找出游戏中的bug并帮助彼此在游戏中升级打怪。在这里,我能被同伴认同,现在和他们熟了,话题就不仅仅局限在游戏上了,有时候也八卦吐槽下。”

家长:担心网上不良信息带坏孩子

家长王女士说:“以前儿子生日,他要我们送课外书、送乐高,今年生日礼物点名要 watch,周末玩游戏一玩起来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国标定位导向块资料。不仅如此,儿子平时做作业玩手机已经被我发现好几次了。”

周先生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六年级,平时趁父母不注意,总是拿起他们的手机玩各种游戏,还加入了几个游戏群。“我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管他,他妈妈在家也爱上网,等发现他喜欢玩游戏,已经改不过来了。”

陈女士说,现在的孩子好像没有qq、微信就无法交流。之前她为女儿诗诗办了一次生日party,每个孩子几乎人手一台iPad或者iPhone,全都默不作声却又忙得不亦乐乎,原来他们在微信群里聊得热火朝天。“既然都在一起为什么不面对面聊,还用微信?”陈女士很诧异,“这么聊更有意思,平时都聊习惯了。”女儿忙碌中解释了一句。陈女士说,女儿平时就喜欢玩iPad ,经常和同学讨论追星、追电视剧,“她很喜欢看微博里的各种"热门话题",里面经常都是娱乐新闻或者是一些营销账号挑起的争议话题。有一次我看见她和同学聊天,一看吓一跳,什么脑残、屌丝、颜值爆表,我都担心网上这些会影响孩子学习。”陈女士担忧地说,

专家:禁止不如引导 家长应以身作则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认为,家长平时在家里要注意自己的媒介使用行为,现在有些年轻的父母,自己在家里整天玩手机,但一看到孩子玩手机、电脑就指责,这是很不好的示范。

广州青草工作室的儿童心理专家吴勇认为,家长与其一味堵,不如引导为主,主动成为孩子们在网络世界的好友,默默地在一旁担任守护者的角色,这比一味地“禁止”来得更有成效。而且,应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不同对待。对于孩子使用社交平台这回事,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学及之前的阶段,孩子们不大适合有自己的社交平台,特别是虚拟平台,要鼓励孩子们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去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在初中阶段,可以允许孩子们在熟人的范围内建立这样一种虚拟交往平台。 父母可以做一些限制,比如孩子使用社交媒体要有时间段,明确他们使用这些软件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们会上传一些不恰当的信息,涉及家庭隐私,或者会被“人肉”恶搞,可以跟孩子进行协商,引导他们界定一些规则。

孩子在网上与人互动也是寻求陪伴的一种方式,家长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总是在忙工作而没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才使得他们不得不在网上发布一些信息来寻求别人的关注。如果想要孩子自己自觉地少用社交网络,就该多陪陪孩子,让他们能把心里话和自己说。

( HN666)